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老周

堂會不完美,所以要有小教會?但小教會也不完美,仍堅持的理由是甚麼?


去年搬家去了新界,有幸接觸到用不同種植方式的農夫,簡單來說,有常規耕種和有機耕種。常規耕種可以按季節耕種,但同時也可以利用生產技術種植反季節蔬果,附近就有一家農場四季都在種溫室蕃茄,就連授粉的蜜蜂也是從歐洲引入的; 常規農場同時會利用化肥增加土壤肥力、農藥防病除蟲、除草劑除草,也會利用激素劑使部分農作物體積增加,利用催熟劑使部分農作物快速成熟,利用化學保鮮劑使成熟的農作物在儲存時不易腐爛。也許有人一提起常規耕種就是農藥化肥的代名詞, 嗤之以鼻,但做農夫本來就不易,付出和收入根本不成正比,來了這裡居住,就不能不對他們多了一份尊敬。

另一種就簡稱有機耕種好了,有機耕種避免耕種反季節蔬果。有機農作物可以採用輪作方式培養土壤肥力、間作方式防病滅蟲;使用的肥料為有機肥,如植物殘骸、畜禽糞便、綠肥、自行堆肥、強調休耕等;有機耕種不用農藥,所以就依賴農夫的一雙手除蟲拔野草,一到雨季,野草就以驚人的速度生長,蟲蟻也會吃去30%的收成,所以坊間的有機農作物比常規耕種價錢貴幾倍,真的是農夫每天彎腰拔草、滿身流汗、辛勞耕種的成果。

未接觸有機耕種,我幻想中的有機農場是整整齊齊,出產的蔬果都像超級市場買回來的一樣完美無缺,誰知我種的第一批蘿蔔就是各種形狀大小都有,有些生長得比較大條的,中間也有蟲蛀,能夠完美登場的不夠十分之一。種植椰菜的經驗更加讓人沮喪,還未長大,就已經被蟲咬得體無完膚提早離場了。這不是我這個新手農夫的經驗,前輩們都分享不少實際經驗,農作物都是很參差,植物就是生命,用有機耕種某程度就是與大自然一起共存,自身努力是必然的,但收成往往就不能成為正比的。

這種經驗提醒我做小教會,我們大部份都是從傳統教會中轉過來做小教會,某部份原因是我們發現了傳統教會種種的不完美,所以帶着希冀走進小教會的歷程,但小教會就像有機耕種一樣,付出很多,例如訓練門徒,花了時間心力,一點意外就可以落空,誰說一定果實纍纍。既然堂會不完美,所以要有小教會;但小教會也不完美,仍堅持的理由是甚麼? 付出和努力不一定成正比,那為什麼要做下去呢?


我想把這條問題放在這裡,讓大家都留言分享一下,在這裡互動一下。

116 次查看1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1 Comment


hellolooloo
May 01, 2021

2018暑假沖繩短宣Kodomo Cafe遇見嘅小朋友,當時覺得言語不通,佢地又沒有什麼回應⋯⋯

但是原來神播嘅種子發芽🌱了,小弟兄接受了主,現在更回到cafe幫助師母照顧年幼小朋友

我們大概以為不會結果子,但是師母的愛和堅持,改變了生命

聽到這個見證好感動,因為當時真係覺得師母白白勞心勞力,但係又無乜效果

神提醒我,什麼是果效呢?其實不是我去一次短宣探訪就可以見到

我相信師母不是講求效果,她係好愛呢班小朋友

我都帶過三個門徒,嘗試開小教會,兩樣都”fail”咗!聖經都無講過回應就一定會有成果,不過就唔可以唔回應大使命,我雖然沒有什麼收成,但是過程中和伙伴同行,彼此支持,就是我感恩的得著!

Like
bottom of page